全球最大的女性综合门户网站
你的位置:主页 > 伊人 > 整形 > 面部整形 >

下颌角咬肌肥大整形方法

发布: 2011-04-02 19:41 | 来源: 未知 | 编辑:admin| 查看:



下颌角咬肌肥大又被称为方颌畸形。这种畸形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后才表现出来,因而不会导致咬合及咀嚼功能障碍,但由于其特定的面容,影响美观,要求整形美容者近年来日渐增多,此类求医者中尤以年轻的女性居多。本文报告一组15例近年来经我们手术矫治的病例,并就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征,手术方案设计,手术操作要点,及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讨论。


  1 材料和方法 爱美伊人网Amwap.com


  1.1 研究对象 本文来自www.a·m·w·a·p.com


  收集自1987~1996年经我们手术矫治的下颌角咬肌肥大患者15例,其中男性4例,女性11例,年龄19~31岁,平均为25岁,全部患者就诊目的均为改善面容,要求为其修成“瓜子脸”。本组病例中有4例为一侧下颌角咬肌肥大重于另一侧,表面为不对称性畸形,有3例为仅单侧肥大而另一侧完全正常,另外8例为双侧下颌角咬肌肥大。

内容来自AMwap.com


  1.2 临床特征

copyright @Amwap·com


  下颌角咬肌肥大的求医者,通过对其常规临床检查,X线颌骨全景片头影测量片,在除外肿瘤及外伤的情况下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,这类求医者的特征表现有:(1)从正面看颜面下三分之一明显宽大,成方形脸。(2)从侧面看可见下颌角部骨质肥大粗壮如骨瘤样异常增大,此区域的软组织厚度也明显增加,但触诊此部位软组织柔软。(3)GoGn-SN角过小,表明下颌平面的倾斜度过小部分患者面下1/3的高度过矫,主要表现为颏部垂直高度发育不良,从而加重了方脸畸形。 本文来自www.a·m·w·a·p.com


  1.3 治疗方案设计

访问爱美伊人网


  在设计所有病例的治疗方案时,通过正颌外科医师与求医者的正式心理会谈,从而了解病人对畸形的认识,求医动机,对手术的期望,社会经济地位及社会适应能力,个别患者怀着不切实际的求治动机,或对手术期望太高,则必须慎重对待,否则将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。在确定下颌角的截骨量及截骨线时,依美貌人群的下颌平面角及下颌角的弧度为参考标准,描绘出切骨量的多少与切骨的线路,手术前作常规检查,作口腔内手术的准备,如牙周洁治及处理好龋齿残根等,拍头面部正侧位彩照片。 爱美伊人网,amwap.com


  1.4 手术方法 爱美伊人网


  口内进路,在平行于下颌第二双尖牙前庭沟外侧水平开始,向上于下颌升枝外侧前缘下份外侧作廷伸,切口约3~4 cm长,骨膜下剥离外侧软组织,用自制的特别拉钩置于下颌角外侧,用美国产Stryker系列电动摇摆骨锯或高速骨钻依术前设计去除肥大的下颌角,使去骨后的骨端成所设计的弧形。切除肥大的咬肌时,为减少出血,采用先缝扎后切除的办法,术后置放引流及加压包扎。

访问爱美伊人网


  2 结 果

爱美伊人网Amwap.com


  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,手术后效果在术后三个月肿胀完全消退时才作评估。效果评价为术后面形改善的满意程度及牙颌功能的状况。本组病例中,所有患者术后开口度,开口型及咀嚼功能均正常,术后面形完全满意者12例,有2例有轻微左右面部不对称,有1例患者自觉组织去除不够多。。


精彩推荐

热点信息

热卖淘宝进入热卖淘宝店

美容信息

视觉焦点


精彩广告